
第4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更新时间: 2025-03-22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试卷页数】:共89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6.59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wf2c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dlxxkx/582.html
教材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
主编: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版次时间:2015年6月
书刊号:ISBN:978-7-03-044636-7
目 录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填空题
五、名词解释题
六、简答题
七、论述题
八、材料分析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4章试卷-章节练习试题
第4章空间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53
4.1空间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意义 53
4.2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 53
4.3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 60
4.4空间数据插值 63
4.5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66
4.6元数据 71
习题 7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增加数据的存储量
B. 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用性
C. 减少数据的传输速度
D. 改变数据的物理形态
正确答案:B
解析:空间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如配准、校正、插值等,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应用。选项A增加数据的存储量并不是处理的主要目的;选项C减少数据的传输速度与处理的目的无关;选项D改变数据的物理形态只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可能环节,并非主要目的。
2.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方法?
A. 数据格式转换
B. 数据压缩
C. 数据加密
D. 投影变换
正确答案:C
解析: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压缩、投影变换等,这些都是为了优化数据的存储、传输和使用。而数据加密主要关注的是数据的安全性,不属于空间数据处理的常规方法。
3.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消除数据中的噪声
B. 将不同来源的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统
C. 插值生成新的数据点
D. 检查数据的完整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的主要目的是将不同来源或不同坐标系下的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统下,以便于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应用。选项A消除数据中的噪声是数据预处理的一个环节,但不是配准与校正的主要目的;选项C插值生成新的数据点是空间数据插值的内容;选项D检查数据的完整性是数据质量控制的一部分。
4.以下哪项是空间数据插值的主要应用场景?
A. 数据格式转换
B. 投影变换
C. 根据已知点推测未知点值
D. 数据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C
解析:空间数据插值是根据已知点的数据值,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来推测未知点的数据值。这是空间数据插值的主要应用场景。选项A数据格式转换、选项B投影变换都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其他方法,与插值无关;选项D数据质量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性的过程,也不涉及插值。
5.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元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A. 存储空间数据
B. 描述空间数据的属性和来源
C. 进行空间数据插值
D.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描述了空间数据的属性、来源、质量、格式等信息,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数据。选项A存储空间数据是数据库或文件系统的功能,不是元数据的作用;选项C进行空间数据插值是插值方法的功能;选项D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是数据质量控制过程的任务,也不属于元数据的作用。
6.在空间数据处理中,哪个步骤通常用于解决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
A. 数据格式转换
B. 投影变换
C. 数据压缩
D. 数据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B
解析:投影变换是空间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用于将空间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以解决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选项A数据格式转换主要是改变数据的存储格式,与坐标系转换无关;选项C数据压缩是减少数据存储空间的技术;选项D数据质量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过程。
7.空间数据插值方法中,哪种方法主要依赖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插值?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克里金插值
C. 趋势面插值
D. 多边形插值
正确答案:A
解析: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是一种常用的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它根据已知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未知点的值,距离越近的点对未知点的影响越大。选项B克里金插值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的插值方法,它考虑了已知点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选项C趋势面插值是通过拟合一个多项式曲面来插值未知点的值;选项D多边形插值通常用于根据多边形区域的属性来插值未知点的值,与距离无关。
8.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哪个步骤用于检查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或异常?
A. 数据清洗
B. 数据编码
C. 数据转换
D. 数据投影
正确答案:A
解析:数据清洗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用于检查数据是否存在错误、异常或不一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选项B数据编码是将数据转换为特定的格式或代码,与质量控制中的错误检查无关;选项C数据转换是改变数据的存储格式或类型;选项D数据投影是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也不涉及错误检查。
9.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提供空间数据的详细描述
B. 存储空间数据的物理位置
C. 执行空间数据的分析任务
D. 优化空间数据的传输速度
正确答案:A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空间数据的详细描述,包括数据的来源、格式、质量、内容等信息,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数据。选项B存储空间数据的物理位置是数据库或文件系统的功能,不是元数据的作用;选项C执行空间数据的分析任务是GIS软件的功能;选项D优化空间数据的传输速度是数据传输技术的目标,与元数据无关。
10.在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哪个步骤通常用于确定转换参数?
A. 数据采集
B. 控制点选择
C. 插值计算
D. 数据格式转换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控制点选择是一个关键步骤,它用于确定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据此计算转换参数。这些参数将用于将一个数据集转换到另一个数据集的坐标系中。选项A数据采集是获取空间数据的过程,与配准与校正过程中的转换参数确定无关;选项C插值计算是空间数据插值的方法,也不涉及转换参数的确定;选项D数据格式转换是改变数据存储格式的过程,同样与转换参数的确定无关。
11.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哪种方法常用于检测数据中的异常值或错误?
A. 视觉检查
B. 逻辑一致性检查
C. 数据格式转换
D. 投影变换
正确答案:B
解析:逻辑一致性检查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检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发现异常值或错误。例如,检查属性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或者检查空间关系是否符合预期。选项A视觉检查虽然也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但通常作为辅助方法使用,不如逻辑一致性检查系统全面。选项C数据格式转换是改变数据存储格式的过程,与质量控制中的异常值检测无关。选项D投影变换是空间数据坐标转换的过程,同样与异常值检测无关。
12.在进行空间数据插值时,如果已知数据点分布不均匀,哪种插值方法可能更适合?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克里金插值
C. 趋势面插值
D. 径向基函数插值
正确答案:B
解析:克里金插值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插值方法,它考虑了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因此在已知数据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克里金插值通常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插值结果。选项A反距离加权插值虽然简单易用,但在数据点分布不均匀时,其插值结果可能不够准确。选项C趋势面插值适用于全局趋势的插值,对局部变化不够敏感。选项D径向基函数插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表现良好,但其适用性和准确性通常依赖于具体的数据集和插值需求。
13.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A. 数据存储
B. 数据描述与检索
C. 数据分析
D. 数据可视化
正确答案:B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主要扮演着数据描述与检索的角色。它提供了关于空间数据的详细信息,如数据的来源、内容、格式、质量等,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同时,元数据也是数据检索的重要依据,通过元数据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数据资源。选项A数据存储是数据库或文件系统的功能,不是元数据的主要作用。选项C数据分析是GIS软件的功能之一,与元数据无直接关系。选项D数据可视化是GIS中的一种数据展示方式,也与元数据无直接关系。
14.在进行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时,哪个步骤是确定转换模型的关键?
A. 数据采集
B. 控制点选择
C. 转换参数计算
D. 精度评估
正确答案:B
解析:在进行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时,控制点选择是确定转换模型的关键步骤。通过选择一组已知位置的控制点,可以建立源数据集和目标数据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据此确定转换模型。选项A数据采集是获取空间数据的过程,与转换模型的确定无关。选项C转换参数计算是在控制点选择后进行的,它依赖于控制点的位置和转换模型来计算具体的转换参数。选项D精度评估是在转换完成后进行的,用于评估转换结果的准确性。
15.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
A. 完整性检查
B. 逻辑一致性检查
C. 数据精度提高
D. 数据可视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完整性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数据精度提高等多个方面。完整性检查用于确保数据没有遗漏或缺失;逻辑一致性检查用于检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数据精度提高则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而数据可视化是GIS中的一种数据展示方式,它不属于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数据可视化虽然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但并不能直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或完整性。
16.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哪个环节涉及对空间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A. 数据完整性检查
B. 数据逻辑一致性检查
C. 数据精度评估
D. 数据格式检查
正确答案:C
解析:数据精度评估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对空间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以确定数据的误差范围和可靠性。选项A数据完整性检查主要关注数据是否完整,没有遗漏或缺失;选项B数据逻辑一致性检查用于检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选项D数据格式检查则关注数据的存储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这些环节虽然都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但并不直接涉及数据精度的评估。
17.在空间数据插值中,哪种方法考虑了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简单线性插值
C. 克里金插值
D. 多项式插值
正确答案:C
解析:克里金插值是一种考虑了已知数据点之间空间相关性的插值方法。它基于地质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半方差函数来描述数据点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来预测未知点的值。选项A反距离加权插值虽然也考虑了距离因素,但并未考虑数据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选项B简单线性插值是基于线性关系的插值方法,不考虑空间相关性;选项D多项式插值则是通过拟合多项式曲面来插值未知点的值,同样不考虑空间相关性。
18.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数据描述
B. 数据定位
C. 数据更新
D. 数据共享
正确答案:C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数据描述、数据定位和数据共享。数据描述是指元数据提供了关于数据的详细信息,如数据的来源、内容、格式、质量等;数据定位是指元数据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资源;数据共享则是指元数据可以作为数据交换和共享的依据。然而,元数据并不直接参与数据的更新过程,数据的更新通常由GIS软件或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因此,选项C数据更新不属于元数据在GIS中的主要作用。
19.在进行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时,哪种方法通常用于确定数据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A. 投影变换
B. 几何变换
C. 数据插值
D. 数据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B
解析:几何变换是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用于确定数据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几何变换,可以将一个数据集的空间坐标转换到另一个数据集的坐标系中,从而实现数据的配准与校正。选项A投影变换虽然也是空间数据坐标转换的一种方法,但它主要用于将数据从一种投影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投影坐标系,并不直接涉及数据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确定。选项C数据插值则是用于预测未知点值的方法,与数据配准与校正无直接关系。选项D数据质量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过程,也不直接涉及数据集中各要素相对位置关系的确定。
20.以下哪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不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
A. 数据压缩
B. 数据裁剪
C. 数据投影
D. 数据格式转换
正确答案:B
解析:数据裁剪是一种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它根据指定的空间范围或条件来提取数据集中的部分要素。这个过程并不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而是对原有数据集进行筛选和提取。选项A数据压缩是通过减少数据存储空间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方法,它通常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或压缩算法的应用。选项C数据投影是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的过程,这也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因为不同的坐标系可能对应不同的数据存储格式。选项D数据格式转换本身作为选项提及,故不考虑其作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因此,选项B数据裁剪是不涉及数据格式转换的常见空间数据处理操作。
21.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过程中,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测数据中的重复或冗余记录?
A. 完整性检查
B. 唯一性检查
C. 逻辑一致性检查
D. 数据精度评估
正确答案:B
解析:唯一性检查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用于检测数据中的重复或冗余记录。这些重复记录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和冗余性,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项A完整性检查主要关注数据是否完整,没有遗漏或缺失;选项C逻辑一致性检查用于检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选项D数据精度评估则是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虽然这些环节都是质量控制的一部分,但并不直接涉及重复或冗余记录的检测。
22.在进行空间数据插值时,如果已知数据点非常稀疏且分布不均匀,哪种插值方法可能更适用?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克里金插值
C. 自然邻域插值
D. 径向基函数插值
正确答案:C
解析:自然邻域插值是一种适用于已知数据点非常稀疏且分布不均匀的插值方法。它通过计算每个未知点与其最近的一组已知点之间的“自然邻域”关系,来预测未知点的值。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已知点的信息,即使在数据点稀疏且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也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插值结果。选项A反距离加权插值虽然简单易用,但在数据点稀疏且分布不均匀时,其插值结果可能不够准确;选项B克里金插值虽然考虑了已知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但在数据点非常稀疏时,其半方差函数的计算可能不够可靠;选项D径向基函数插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表现良好,但其适用性和准确性通常依赖于具体的数据集和插值需求。
23.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对于数据共享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A. 数据描述
B. 数据定位
C. 数据标准化
D. 数据互操作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对于数据共享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数据互操作性方面。元数据提供了关于数据的详细信息,如数据的来源、内容、格式、质量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不同GIS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通过元数据,用户可以了解数据的结构和含义,从而在不同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和互操作。选项A数据描述是元数据的基本功能之一,但它并不直接体现元数据在数据共享中的重要性;选项B数据定位有助于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资源,但同样不直接体现元数据在数据共享中的核心作用;选项C数据标准化虽然有助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但元数据本身并不直接参与数据的标准化过程。
24.在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哪种方法通常用于解决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问题?
A. 几何变换
B. 投影变换
C. 数据插值
D. 数据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B
解析:投影变换是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用于解决不同坐标系之间转换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投影变换,可以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如地理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如投影坐标系),从而实现数据的配准与校正。选项A几何变换虽然也用于数据的配准与校正,但它主要解决的是数据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问题,并不直接涉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选项C数据插值则是用于预测未知点值的方法,与坐标系转换无直接关系;选项D数据质量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过程,也不直接涉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25.以下哪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可以显著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A. 数据裁剪
B. 数据压缩
C. 数据投影
D. 数据格式转换
正确答案:B
解析:数据压缩是一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它可以显著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通过应用压缩算法,可以减少数据中的冗余信息,从而降低数据的存储需求。选项A数据裁剪虽然可以提取数据集中的部分要素,但并不一定会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除非裁剪后的数据量远小于原始数据);选项C数据投影是将数据从一种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坐标系的过程,它并不直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选项D数据格式转换本身并不一定会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除非在转换过程中应用了压缩技术。因此,选项B数据压缩是显著减少数据存储空间的有效方法。
26.在进行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时,哪个环节通常用于识别和纠正数据中的异常值或错误?
A. 数据完整性检查
B. 数据逻辑一致性检查
C. 数据精度评估
D. 异常值检测与处理
正确答案:D
解析: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专门用于识别和纠正数据中的异常值或错误。这些异常值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或数据转换问题等原因产生的。通过异常值检测与处理,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项A数据完整性检查主要关注数据是否完整,没有遗漏或缺失;选项B数据逻辑一致性检查用于检查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选项C数据精度评估则是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但不一定直接针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因此,选项D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最符合题意。
27.在空间数据插值中,如果已知数据点呈现明显的趋势或模式,哪种插值方法可能更适合?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克里金插值
C. 趋势面插值
D. 径向基函数插值
正确答案:C
解析:趋势面插值是一种适用于已知数据点呈现明显趋势或模式时的插值方法。它通过拟合一个数学曲面来描述数据的整体趋势,并利用这个趋势来预测未知点的值。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全局信息,提供更准确的插值结果。选项A反距离加权插值主要依赖于距离因素,不考虑数据的整体趋势;选项B克里金插值虽然考虑了数据的空间相关性,但在数据点呈现明显趋势时可能不如趋势面插值准确;选项D径向基函数插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表现良好,但其适用性和准确性通常依赖于具体的数据集和插值需求。因此,选项C趋势面插值更适合已知数据点呈现明显趋势或模式的情况。
28.在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哪种方法适用于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统一到相同的地理坐标系下?
A. 几何变换
B. 投影变换
C. 地理坐标变换
D. 数据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C
解析:地理坐标变换是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用于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集统一到相同的地理坐标系下的方法。通过地理坐标变换,可以将数据从一种地理坐标系(如WGS84)转换到另一种地理坐标系(如北京54或西安80),从而实现数据的配准与校正。选项A几何变换主要解决数据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问题;选项B投影变换是将数据从一种投影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投影坐标系;选项D数据质量控制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过程,并不直接涉及坐标系的转换。因此,选项C地理坐标变换最符合题意。
29.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描述数据内容和属性
B. 记录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
C. 提供数据的访问权限和控制信息
D. 直接参与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处理
正确答案:D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起着描述、定位、共享和管理数据的重要作用,但它并不直接参与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处理。选项A描述数据内容和属性是元数据的基本功能之一;选项B记录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有助于用户了解数据的背景和可靠性;选项C提供数据的访问权限和控制信息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然而,元数据并不直接参与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处理过程,这些过程通常由GIS软件中的算法和工具完成。因此,选项D直接参与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处理不属于元数据在GIS中的主要作用。
30.以下哪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可以改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
A. 数据裁剪
B. 数据格式转换
C. 数据重采样
D. 数据压缩
正确答案:C
解析:数据重采样是一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它可以改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通过重采样,可以将数据从一种分辨率转换到另一种分辨率,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选项A数据裁剪虽然可以提取数据集中的部分要素,但并不改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选项B数据格式转换主要改变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编码方式,同样不改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选项D数据压缩虽然可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但通常不改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除非在压缩过程中应用了某种形式的降采样)。因此,选项C数据重采样是改变数据空间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31.在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数据完整性检查的范畴?
A. 检查数据是否包含所有必要的字段
B. 确认数据集中无重复记录
C. 验证数据是否满足特定的业务规则
D. 评估数据的空间精度
正确答案:D
解析:数据完整性检查主要关注数据是否完整、准确且符合预期要求。选项A检查数据是否包含所有必要的字段是完整性检查的基本内容之一;选项B确认数据集中无重复记录也是完整性检查的重要方面;选项C验证数据是否满足特定的业务规则同样属于完整性检查的范畴,因为它确保了数据在业务逻辑上的一致性。然而,选项D评估数据的空间精度并不属于完整性检查的范畴,而是属于数据精度评估的范畴,它关注的是数据在空间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在进行空间数据插值时,如果已知数据点较少且分布极不均匀,以下哪种插值方法可能面临较大挑战?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克里金插值
C. 径向基函数插值
D. 自然邻域插值
正确答案:B
解析:克里金插值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的插值方法,它依赖于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预测未知点的值。当已知数据点较少且分布极不均匀时,克里金插值可能会面临较大挑战,因为这种情况下已知数据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可能不够强,难以准确预测未知点的值。选项A反距离加权插值虽然也依赖于已知数据点的分布,但它对已知数据点的数量和分布要求相对较低;选项C径向基函数插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表现良好,尤其适用于处理非线性数据;选项D自然邻域插值则更适用于处理稀疏且分布不均匀的数据点。然而,在极端情况下(如已知数据点非常少且分布极不均匀),即使自然邻域插值也可能面临挑战,但相对而言,克里金插值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加困难。
33.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的常用技术?
A. 几何纠正
B. 控制点匹配
C. 数据融合
D. 投影变换
正确答案:C
解析: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的常用技术包括几何纠正、控制点匹配和投影变换等。选项A几何纠正是通过调整数据集的几何形状来使其与参考数据集对齐;选项B控制点匹配是通过在数据集中选择一系列已知位置的控制点,并将其与参考数据集中的对应点进行匹配,从而实现数据的配准;选项D投影变换则是将数据从一种投影坐标系转换到另一种投影坐标系。然而,选项C数据融合并不属于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的常用技术,它更多地涉及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合并成一个综合的数据集,以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34.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元数据的主要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描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
B. 记录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编码标准
C. 提供数据的空间分布信息
D. 指示数据的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
正确答案:C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起着描述、定位、共享和管理数据的重要作用。选项A描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有助于用户了解数据的背景和可靠性;选项B记录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编码标准有助于确保数据的正确解读和交换;选项D指示数据的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有助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然而,选项C提供数据的空间分布信息并不是元数据的主要作用之一。元数据通常包含关于数据的描述性信息,而不是数据本身的内容或空间分布信息。数据的空间分布信息通常通过数据本身(如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来提供。
35.以下哪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可以显著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A. 数据裁剪
B. 数据平滑
C. 数据格式转换
D. 数据精度提升
正确答案:B
解析:数据平滑是一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它可以通过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来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通过平滑处理,可以使数据更加平滑、连续且易于理解。选项A数据裁剪虽然可以提取数据集中的部分要素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或可视化,但它本身并不直接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选项C数据格式转换主要改变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编码方式,对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影响有限;选项D数据精度提升虽然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但并不一定直接提高数据的可视化效果(除非精度的提升使得数据中的细节更加清晰)。因此,选项B数据平滑是显著提高数据可视化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36.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
A.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B. 提高数据的可读性
C.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D. 增强数据的完整性
正确答案:B
解析: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选项A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选项C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意味着数据在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尺度上应该保持一致;选项D增强数据的完整性则要求数据集中应包含所有必要的信息,没有遗漏或缺失。然而,选项B提高数据的可读性虽然对于数据的使用和理解很重要,但它并不属于空间数据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可读性的提升更多地依赖于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和工具,而不是质量控制过程本身。
37.以下哪种空间数据插值方法适用于处理具有明显趋势或周期性的数据?
A. 反距离加权插值
B. 趋势面插值
C. 径向基函数插值
D. 克里金插值
正确答案:B
解析:趋势面插值是一种适用于处理具有明显趋势或周期性数据的插值方法。它通过拟合一个数学曲面来描述数据的整体趋势,并利用这个趋势来预测未知点的值。选项A反距离加权插值主要依赖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对于具有明显趋势或周期性的数据可能效果不佳;选项C径向基函数插值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处理非线性数据,但通常不直接用于处理趋势或周期性数据;选项D克里金插值是一种基于统计学的插值方法,它依赖于已知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预测未知点的值。虽然标准的克里金插值不直接处理周期性数据,但可以通过扩展的克里金方法(如周期性克里金)来适应周期性数据的插值需求。然而,在本题的选项中,如果仅考虑标准方法,则选项B趋势面插值更为合适。
38.在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控制点选择原则?
A. 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数据集中
B. 控制点应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C. 控制点应尽可能多地选择边缘点
D. 控制点应易于识别和定位
正确答案:C
解析:在空间数据配准与校正过程中,控制点的选择至关重要。选项A控制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数据集中可以确保配准结果的均匀性和准确性;选项B控制点应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是选择控制点的基本要求之一;选项D控制点应易于识别和定位有助于在配准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对应点。然而,选项C控制点应尽可能多地选择边缘点并不是常用的控制点选择原则。虽然边缘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但过度依赖边缘点可能导致配准结果的偏差或不稳定。因此,在选择控制点时,应综合考虑数据的整体分布、精度要求和实际应用需求。
39.以下哪种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可以用于简化数据集的几何形状,同时保持其整体特征?
A. 数据裁剪
B. 数据平滑
C. 数据简化
D. 数据聚合
正确答案:C
解析:数据简化是一种常见的空间数据处理操作,它可以通过减少数据集中的冗余点或线段来简化数据的几何形状,同时保持其整体特征。选项A数据裁剪是提取数据集中的部分要素以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或可视化;选项B数据平滑是通过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来提高数据的平滑度和连续性;选项D数据聚合则是将多个相邻或相似的要素合并成一个更大的要素。虽然这些操作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处理数据,但它们并不直接用于简化数据的几何形状并保持整体特征。因此,选项C数据简化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40.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扮演的角色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数据描述
B. 数据定位
C. 数据存储
D. 数据共享与管理
正确答案:C
解析:元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数据描述、数据定位、数据共享与管理等方面。选项A数据描述是元数据的基本功能之一,它提供了关于数据集的基本信息和内容描述;选项B数据定位则通过元数据中的空间参考信息和坐标系统来定位数据集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选项D数据共享与管理则依赖于元数据来实现数据的共享、访问控制和版本管理等功能。然而,选项C数据存储并不是元数据在GIS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元数据本身并不存储数据内容,而是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和定位信息。数据的存储通常依赖于具体的存储设备和文件系统来实现。因此,选项C数据存储不属于元数据在GIS中扮演的角色。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11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0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9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8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7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6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5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3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2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章试卷《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张军海,李仁杰,傅学庆,胡引翠主编教材-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二版,ISBN:978-7-03-044636-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