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更新时间: 2025-03-30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试卷页数】:共62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4.40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 提 取 码】:4847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swgc/643.html
教材名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主编: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时间:2014年8月第四版
ISBN:978-7-04-039631-7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 单项选择题(60题)
二、 多项选择题(40题)
三、 判断题(40题)
四、 填空题(40题)
五、 名词解释题(40题)
六、 简答题(40题)
七、 论述题(15题)
八、 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长按或微信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考试更简单!
第7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7篇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34 生物与环境
·34.1 环境与生态因子
·34.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34.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5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35.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35.2 种群的数量动态
·35.3 种群的数量调节
·36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36.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36.2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36.3 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37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37.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37.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37.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7.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38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
·38.1 生物多样性包括3 个层次
·38.2 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38.3 濒危物种的鉴别和分类
·38.4 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与保护生物学
·38.5 物种保护
·38.6 生境保护
·39 动物的行为
·39.1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39.2 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39.3 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
·39.4 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
·39.5 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环境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是什么?
A.环境包含生态因子 B.生态因子决定环境
C.两者无关 D.环境是生态因子的子集
正确答案:A
解析:环境是指生物体周围各种因素的总和,而生态因子是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如气候、土壤、生物等。因此,环境包含生态因子。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A.共生 B.竞争
C.寄生 D.适应
正确答案:B
解析:竞争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而共生、寄生和适应都描述了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种群的数量动态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A.个体大小 B.遗传变异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物种多样性
正确答案:C
解析:种群的数量动态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等因素决定。
4.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 B.个体大小和年龄结构
C.遗传多样性和生态位 D.生态系统功能和能量流动
正确答案:A
解析:群落的结构主要关注物种的组成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
5.生态位的概念主要是指什么?
A.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B.物种的个体数量
C.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D.物种的地理分布
正确答案:A
解析:生态位描述了物种在群落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6.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
A.单向流动 B.逐级递减
C.循环往复 D.高效利用
正确答案:C
解析: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并且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逐级递减,它不能循环往复。
7.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景观多样性
正确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8.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A.栖息地破坏 B.过度捕猎
C.气候变化 D.物种引进
正确答案:D
解析:物种引进有时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但通常不直接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整体下降,而其他选项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9.濒危物种的鉴别主要依据什么?
A.物种的个体数量 B.物种的地理分布
C.物种的受威胁程度 D.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濒危物种的鉴别主要依据物种的受威胁程度,包括生存环境的恶化、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等因素。
10.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通常具有哪些特征?
A.物种数量多且特有物种比例高 B.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C.人类活动频繁 D.物种分布均匀
正确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通常物种数量多,且特有物种比例高,这些区域对于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11.下列哪项不是物种保护的主要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禁止非法贸易
C.引入外来物种 D.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
正确答案:C
解析: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生态入侵,对本地物种构成威胁,因此不是物种保护的主要措施。
12.动物的本能行为主要由什么决定?
A.学习经验 B.遗传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
正确答案:B
解析: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模式。
13.动物的防御行为主要是为了什么?
A.捕食猎物 B.保护自己和后代免受天敌伤害
C.吸引异性配偶 D.争夺领地
正确答案:B
解析:动物的防御行为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后代免受天敌或其他威胁的伤害。
14.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社群生活中的通讯方式?
A.声音 B.体态
C.化学物质 D.颜色
正确答案:D
解析:动物社群生活中的通讯方式通常包括声音、体态和化学物质等,而颜色虽然可以作为物种识别的标志,但通常不是直接的通讯方式。
15.行为节律是指什么?
A.动物的行为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规律性 B.动物的行为随昼夜变化而呈现的规律性
C.动物的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呈现的规律性 D.动物的行为随环境变化而呈现的规律性
正确答案:B
解析:行为节律特指动物的行为随昼夜变化而呈现的规律性,如昼伏夜出等。
16.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A.鸟类迁徙 B.蜜蜂跳舞传递花源信息
C.蜘蛛织网捕食 D.幼鸟学习飞行技巧
正确答案:D
解析:本能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幼鸟学习飞行技巧属于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17.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主要涉及到哪些系统?
A.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正确答案:C
解析: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主要涉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它们共同调节和控制动物的行为。
18.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为了繁殖而表现出的?
A.鸟类筑巢 B.鹿群奔跑逃避捕食者
C.猴子互相梳理毛发 D.蜜蜂采集花蜜
正确答案:A
解析:鸟类筑巢是为了繁殖后代而表现出的行为,属于生殖行为。
19.动物的社群生活中,哪种行为有助于维持社群秩序?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正确答案:A
解析:攻击行为是动物社群生活中用于维持社群秩序、争夺领地或配偶等行为的重要表现。
20.利他行为通常指什么?
A.动物为了自身生存而表现出的行为 B.动物为了保护后代而表现出的行为
C.动物为了其他个体的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 D.动物为了争夺资源而表现出的行为
正确答案:C
解析:利他行为是指动物为了其他个体的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动物社群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21.行为节律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A.帮助动物适应环境变化 B.提高动物的捕食效率
C.增强动物的防御能力 D.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正确答案:A
解析:行为节律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表现出的行为规律,它有助于动物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环境资源。
22.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的因素?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迁入率和迁出率
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D.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正确答案:D
解析: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以及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素。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多地影响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3.群落的演替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什么现象?
A.物种数量保持不变 B.物种组成趋于稳定
C.优势种始终保持不变 D.群落类型发生根本性变化
正确答案:D
解析: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这通常伴随着群落类型的根本性变化。
24.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A.初级生产力 B.次级生产力
C.总生产力 D.非生物生产力
正确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包括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等,它们分别描述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固定的能量以及动物等异养生物通过摄食等过程获得的能量。非生物生产力不属于生物生产力的范畴。
25.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类型 B.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D.促进物种的进化速度
正确答案:A
解析: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农业扩张、工业污染等对生物圈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类型、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
26.下列哪项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
C.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D.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正确答案:C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而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7.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是什么?
A.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 B.从分解者到生产者再到消费者
C.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循环流动 D.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单向流动
正确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是从生产者(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等过程固定的能量开始,传递到消费者(如动物)进行摄食和代谢活动,并最终被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分解为无机物释放回环境中。这是一个单向流动的过程。
2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群落演替速度的因素?
A.气候和土壤条件 B.物种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
C.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 D.群落的类型和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气候和土壤条件、物种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以及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都是影响群落演替速度的重要因素。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更多地描述了群落的现状而非其演替速度的影响因素。
2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具有哪些特点?
A.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 B.循环往复且利用率高
C.仅涉及无机物质 D.仅涉及有机物质
正确答案:B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它具有循环往复且利用率高的特点。与能量流动的单向流动且逐级递减不同。
30.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社群生活中的重要通讯方式?
A.声音信号 B.体态语言
C.化学物质释放 D.电磁波传递信息
正确答案:D
解析:声音信号、体态语言和化学物质释放都是动物社群生活中重要的通讯方式。而电磁波传递信息通常不是动物社群生活中的通讯方式,它更多地与人类的技术活动相关。
3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
D.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正确答案:C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受到生物自身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没有绝对的适应,因为环境条件在不断变化。
32.下列哪项不是种群的特征?
A.种群密度 B.年龄结构
C.性别比例 D.个体大小
正确答案:D
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而个体大小是描述个体特征的,不属于种群特征。
33.在种群数量调节中,哪种因素通常起主导作用?
A.气候因素 B.食物供应
C.天敌数量 D.所有上述因素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D
解析:种群数量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气候因素、食物供应、天敌数量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34.下列哪项不是群落的主要类型?
A.森林群落 B.草原群落
C.海洋群落 D.个体群落
正确答案:D
解析:群落的主要类型包括森林群落、草原群落、海洋群落、湿地群落等,而个体群落不是一个对的分类术语,因为群落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
35.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哪项描述是错的?
A.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演替的方向是确定的,总是从简单到复杂
C.演替的结果可能形成顶级群落 D.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会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B
解析:群落演替的方向并不是总是从简单到复杂,它受到环境条件、物种适应性和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呈现不同的方向和结果。
3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哪项是错的?
A.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封闭的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正确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不是封闭的,它涉及到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虽然某些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循环使用,但整体上物质循环是开放的,与地球的其他部分相连。
37.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具体表现?
A.生物多样性丧失 B.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C.全球气候变化 D.物种进化速度加快
正确答案:D
解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全球气候变化等。而物种进化速度通常受到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因素的影响,与人类活动的直接关系不大。
38.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
C.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D.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正确答案:D
解析: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它不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相反,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濒危物种保护计划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都是有效的保护措施。
39.下列哪项不是动物本能行为的特点?
A.生来就有 B.由遗传物质决定
C.不需要后天学习 D.可以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正确答案:D
解析:动物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不需要后天学习。而可以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行为通常属于学习行为。
40.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社群生活的重要功能?
A.提高繁殖成功率 B.减少被捕食风险
C.促进物种进化 D.共享资源和信息
正确答案:C
解析:动物社群生活的重要功能包括提高繁殖成功率、减少被捕食风险、共享资源和信息等。而促进物种进化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它不是社群生活的直接功能。
下载地址
同类推荐
第6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5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4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3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2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第1篇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绪论试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四版,ISBN:978-7-04-039631-7--章节练习题库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