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访问考试集-www.kaoshiji.cn 考试集,让考试更简单!懂考试,更懂你!
我要投稿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安全退出

第6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

更新时间: 2025-08-08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试卷页数】:共56页/预览前10页

试卷大小9.09M

下载方式】:百度网盘

 提 取 码】:jspu

下载地址】:https://www.kaoshiji.cn/312347xlx/983.html


教材名称:《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

主编:戴海琦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版次:2018年5月1日

ISBN:9787566823700

                                                

·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二、题库核心优势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二、多项选择题(40题)

三、判断题(40题)

四、填空题(40题)

五、名词解释题(40题)

六、简答题(40题)

七、论述题(15题)

八、材料分析题(5题)

 

 

考试集教材配套题库介绍

一、精准匹配教材,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

本网站专注于为高等教育教材,提供全章节配套题库服务,完全覆盖教材知识点。题库设计严格遵循教材章节结构,助力学习者系统掌握知识体系。

二、题库核心优势 

1.题量丰富,解析详尽 

每章独立题库,总计超千道高质量试题。每题均附标准答案+逐题解析,深入剖析考点,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2.灵活下载,多端适配  

支持题库下载,满足打印、笔记等个性化学习需求。配套手机在线刷题小程序,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自动记录进度与错题。  

3. 智能功能,高效提分  

小程序智能归纳易错题型,针对性强化薄弱环节。限时自测,还原真实考试环境,提升应试能力。  

考试集官网[www.kaoshiji.cn]下载试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百业先生,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6章试卷《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崎主编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年5月1日-ISBN9787566829700-章节练习试题库下载(图1)

扫一扫,码上刷题

考试集,让学习更简单!

                                                

第六章试卷-章节练习

第六章 测验的编制与标准化

1. 测验目标与蓝图设计  

2. 题目编写技术

3. 标准化施测流程
 

                                                

一、单项选择题(60题)

1.关于测验蓝图设计的核心,以下表述最准确的是:

A.确定测验的题型分布    B.明确测验的内容范围与技能层次

C.规定测验的施测时间    D.设计测验的评分标准

答案B

解析:测验蓝图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双向细目表明确测验内容与技能层次的对应关系,确保测验目标与测量内容的匹配性。其他选项属于测验编制的具体环节,但并非蓝图设计的核心。

2.命题时要求"题目应独立于其他题目,避免相互提示",这属于哪一原则?

A.内容效度原则    B.语言简洁原则

C.互斥性原则      D.难度适宜原则

答案C

解析:互斥性原则强调题目之间的独立性,避免题目内容或答案选项产生交叉提示。内容效度关注题目对测验目标的覆盖,语言简洁是表述要求,难度适宜属于题目筛选标准。

3.以下哪种测题类型最需要明确评分规则以减少主观误差?

A.选择题    B.判断题

C.简答题    D.匹配题

答案C

解析:主观题(如简答题、论述题)需要详细的评分标准以规范评分者行为,而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匹配题)因答案固定,主观误差较小。

4.标准化施测流程中,"确保所有被试在相同条件下完成测验"主要针对: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统一

C.测验情境控制    D.测验时限管理

答案C

解析:测验情境控制要求施测环境(如光线、噪音、座位安排)保持一致,以排除无关变量干扰。施测前准备涉及材料检查,指导语统一是口头或书面说明的标准化,时限管理是时间控制。

5.测验分数解释的依据应主要参考:

A.题目难度    B.考生群体常模

C.测验信度    D.题目区分度

答案B

解析:分数解释需结合常模(如百分位数、标准分数)或效标数据,反映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题目难度和区分度属于题目分析指标,信度是测验一致性程度,均不直接用于分数解释。

6.在测验蓝图设计中,将"抽象的测验目标转化为可观察的行为目标"属于以下哪一环节?

A.确定内容范围    B.操作化定义

C.技能层次划分    D.双向细目表构建

答案B

解析:操作化定义是将抽象的心理特质或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可观测的行为样本,例如将"分析能力"细化为"识别问题要素并论证逻辑关系"。其他选项属于蓝图设计的具体步骤,但非目标转化的核心环节。

7.命题时强调"题目应覆盖测验目标所涉及的所有重要内容领域",这体现了哪一原则?

A.效度原则           B.代表性原则

C.难度适中原则       D.区分度原则

答案B

解析:代表性原则要求题目样本能够代表测验目标所界定的内容总体,确保内容效度。效度原则是更上位的概念,难度和区分度属于题目筛选的指标。

8.编制操作类测题时,最需强调的编制要领是:

A.选项具有迷惑性    B.评分标准可量化

C.题干简洁明了      D.答案唯一确定

答案B

解析:操作类题目(如实验设计、作图题)需要明确具体的评分规则,例如步骤分、关键点分,以减少主观评分误差。其他选项是客观题(如选择题)的编制要求。

9.标准化施测流程中,"检查试卷印刷质量、备用文具、计时设备"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宣读

C.测验情境控制    D.评分阶段工作

答案A

解析:施测前准备包括物质准备(如试卷、文具、设备)和环境准备(如考场布置)。指导语是施测时的口头说明,情境控制是施测中的环境管理,评分是后续阶段。

10.指导语中必须明确包含的关键信息是:

A.测验目的和用途        B.答题顺序建议

C.时间限制与答题方式    D.考生个人信息填写要求

答案C

解析:标准化指导语需统一说明测验规则,包括时间限制(如"本测验共60分钟")和答题方式(如"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其他信息可能因测验而异,但时间与方式是核心要素。

11.在标准化测验中,控制"环境噪音、光线差异、座位间距"等变量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测验信度             B.确保内容效度

C.维护测验情境的标准化     D.减少评分误差

答案C

解析:测验情境的标准化要求施测环境(如噪音、光线、座位)保持一致,以排除无关变量对测验结果的影响。信度是结果的一致性,内容效度是题目与目标的匹配度,评分误差属于评分阶段的控制目标。

12.命题时若强调"题目应能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这直接关联到:

A.题目难度    B.题目区分度

C.内容效度    D.测验信度

答案B

解析:区分度反映题目区分不同能力水平考生的能力,高区分度题目能有效筛选出高、低能力群体。难度仅反映题目难易程度,内容效度是题目与目标的匹配性,信度是结果一致性。

13.编制多选式测题时,最需注意的编制要领是:

A.选项数量固定     B.答案唯一

C.干扰项具有迷惑性    D.题干简洁明确

答案C

解析:多选题的干扰项需具备合理性和迷惑性,避免考生通过排除法直接猜测答案。其他选项是选择题的一般要求,但干扰项设计是多选题的特殊要点。

14.标准化施测流程中,"检查录音设备、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作"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宣读

C.测验情境控制    D.测验时限管理

答案A

解析:施测前准备包括技术设备检查(如录音、监控)、物质准备(试卷、文具)和环境准备(考场布置)。指导语是施测时的说明,情境控制是施测中的环境管理,时限管理是时间控制。

15.测验分数解释时,若以"考生在全体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为依据,这属于:

A.常模参照解释    B.标准参照解释

C.效度验证        D.信度分析

答案A

解析:常模参照解释通过比较考生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如百分位数、标准分)解释分数,而标准参照解释依据预设标准(如及格线)判断是否达标。效度和信度是测验质量指标,不直接用于分数解释。

16.在测验蓝图设计中,将"知识、理解、应用"等目标层次与具体内容结合的表格称为:

A.内容效度表    B.双向细目表

C.技能层次表    D.命题规划表

答案B

解析:双向细目表是蓝图设计的核心工具,通过行(内容领域)和列(技能层次)的交叉,明确每个题目的测量目标。其他选项为干扰项,无对应概念。

17.命题时强调"题目应避免涉及与测验目标无关的细节",这直接关联到:

A.效度原则      B.代表性原则

C.简洁性原则    D.区分度原则

答案A

解析:效度原则要求题目紧密围绕测验目标,避免引入无关内容。代表性原则强调内容覆盖,简洁性是表述要求,区分度是题目筛选指标。

18.编制匹配题时,最需强调的编制要领是:

A.题干明确配对规则    B.选项数量多于题干项

C.答案唯一且固定      D.干扰项具有迷惑性

答案A

解析:匹配题需在题干中明确配对逻辑(如"请将左侧概念与右侧定义一一对应"),否则易导致考生误解。选项数量一致、答案唯一是基本要求,但非核心要领。

19.标准化施测流程中,"明确规定'迟到超过15分钟不得入场'"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内容

C.测验情境控制    D.测验时限管理

答案B

解析:指导语需统一说明测验规则,包括时间限制、迟到处理等。施测前准备是物质与环境准备,情境控制是施测中的环境管理,时限管理是答题时间控制。

20.若测验分数解释依据"考生是否达到预设的及格标准",这属于:

A.常模参照解释    B.标准参照解释

C.效度验证        D.信度分析

答案B

解析:标准参照解释通过预设标准(如及格线、技能等级)判断考生是否达标,而常模参照解释依据群体相对位置。效度和信度是测验质量指标,不直接用于分数解释。

21.在测验蓝图设计中,将"抽象的教育目标细化为可测量的行为目标"属于以下哪一环节?

A.确定内容范围     B.技能层次划分

C.操作化定义       D.双向细目表构建

答案C

解析:操作化定义是将抽象目标(如"批判性思维")转化为具体、可观察的行为(如"识别论证中的逻辑漏洞")。其他选项属于蓝图设计的步骤,但非目标转化的核心环节。

22.编制跨文化适用测题时,需优先遵循哪一命题原则?

A.内容效度原则    B.文化公平性原则

C.难度适中原则    D.选项迷惑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文化公平性原则要求测题内容避免特定文化背景依赖,确保不同文化群体考生在相同条件下作答。其他原则适用于所有测题,但非跨文化测验的核心要求。

23.编制论述题时,最需强调的编制要领是:

A.题干简洁明确            B.答案长度限制

C.评分标准详细且可量化    D.干扰项具有迷惑性

答案C

解析:论述题等主观题需制定明确的评分规则(如观点分、论据分),以减少评分者主观差异。其他选项是客观题的编制要求。

24.标准化施测流程中,"对评分员进行统一培训并制定评分细则"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内容

C.评分阶段控制     D.测验情境控制

答案C

解析:评分阶段需通过评分员培训、细则制定等方式控制评分误差。施测前准备是物质与环境准备,指导语是施测规则说明,情境控制是施测环境管理。

25.若测验分数解释依据"考生是否通过预设的合格线",但合格线未经过实证验证,这最可能导致:

A.内容效度过低    B.解释结论无效

C.测验信度下降    D.评分误差增大

答案B

解析:标准参照解释需基于实证确定的合格标准,若标准未经验证,分数解释的依据不充分,导致结论无效。内容效度是题目与目标的匹配性,信度是结果一致性,评分误差属于评分阶段问题。

26.在测验蓝图设计中,将"抽象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指标"属于以下哪一环节?

A.内容范围确定    B.操作化定义

C.技能层次划分    D.双向细目表构建

答案B

解析:操作化定义是将抽象目标(如"问题解决能力")细化为可观察的行为(如"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蓝图设计的关键步骤。其他选项属于蓝图设计的具体方法,但非核心转化环节。

27.命题时强调"题目应避免涉及性别、年龄等可能引发偏见的因素",这直接关联到:

A.内容效度原则    B.文化公平性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简洁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文化公平性原则要求测题内容对不同群体考生保持中立,避免因文化背景差异影响测验结果。其他原则适用于所有测题,但非跨文化公平性的核心要求。

28.编制排序题时,最需强调的编制要领是:

A.题干明确排序规则    B.选项数量多于题干项

C.答案唯一且固定      D.干扰项具有迷惑性

答案A

解析:排序题需在题干中明确排序逻辑(如"请按实验操作顺序排列"),否则易导致考生误解。其他选项是选择题的一般要求,但非排序题的核心要领。

29.标准化施测流程中,"核对考生准考证与身份证信息一致"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内容

C.测验情境控制    D.评分阶段工作

答案A

解析:施测前准备包括考生身份核验、试卷密封检查等,确保考试合法合规。指导语是施测规则说明,情境控制是环境管理,评分是后续阶段。

30.若测验分数解释依据"考生在特定领域达到的技能水平等级",这属于:

A.常模参照解释    B.标准参照解释

C.效标关联解释    D.内容效度验证

答案B

解析:标准参照解释通过预设技能等级标准(如"初级""中级")判断考生水平,而常模参照解释依据群体相对位置。效标关联解释需结合外部效标(如工作绩效),内容效度是题目与目标的匹配性。

31.测验目标设定时,需明确测验要测量的心理特质或教育目标,这属于测验编制的哪一阶段?

A.蓝图设计    B.题目编写

C.施测准备    D.分数解释

答案A

解析:测验目标是蓝图设计的基础,需在蓝图阶段通过操作化定义和双向细目表明确测量目标。其他选项属于后续编制或实施阶段。

32.命题时要求“选项长度、语法结构相似”,这体现了哪一原则?

A.内容效度原则        B.选项平衡原则

C.干扰项迷惑性原则    D.语言简洁原则

答案B

解析:选项平衡原则要求选项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如长度、结构),避免考生通过非内容线索(如选项长度)猜测答案。内容效度关注题目与目标的匹配,干扰项和语言简洁是其他命题要求。

33.编制填空题时,最需强调的编制要领是:

A.题干明确空格位置及要求    B.答案唯一且固定

C.选项数量多于空格数        D.干扰项具有迷惑性

答案A

解析:填空题需在题干中明确空格位置(如“请填写______中的国家名称”),否则考生可能因理解偏差而错误作答。其他选项是选择题或匹配题的要求。

34.标准化施测流程中,“规定测验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点”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内容

C.测验时限管理    D.评分阶段控制

答案C

解析:测验时限管理包括明确测验的起止时间(如“本测验9:00开始,10:30结束”),确保所有考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施测前准备是物质与环境准备,指导语是规则说明。

35.若测验分数解释时,发现常模样本过小且不具有代表性,最可能导致:

A.内容效度过低    B.解释结论无效

C.测验信度下降    D.评分误差增大

答案B

解析:常模样本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分数解释的有效性,样本过小或偏差会导致解释结论不可靠(如“某考生排名前10%”可能因样本偏差而失真)。内容效度是题目与目标的匹配性,信度是结果一致性,评分误差属于评分阶段问题。

36.在测验蓝图设计中,用于确保题目覆盖所有重要内容领域和技能层次的工具是:

A.内容效度表    B.双向细目表

C.技能层次表    D.命题规划表

答案B

解析:双向细目表通过行(内容领域)和列(技能层次)的交叉,明确每个题目的测量目标,是蓝图设计的核心工具。其他选项为干扰项,无对应概念。

37.命题时要求“答案与干扰项在语法结构、长度上保持一致”,这体现了哪一原则?

A.内容效度原则         B.选项平衡原则

C.干扰项迷惑性原则     D.语言简洁原则

答案B

解析:选项平衡原则要求选项在形式上保持一致,避免考生通过非内容线索(如选项长度)猜测答案。内容效度关注题目与目标的匹配,干扰项和语言简洁是其他命题要求。

38.编制是非判断题时,最需强调的编制要领是:

A.题干表述绝对化      B.答案与干扰项数量相等

C.题干明确判断标准    D.选项长度差异显著

答案C

解析:是非判断题需在题干中明确判断依据(如“根据心理学定义,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否则考生可能因标准模糊而误判。其他选项是选择题或判断题的一般要求,但非核心要领。

39.标准化施测流程中,“规定考生在答题卡上使用2B铅笔填涂”属于:

A.施测前准备      B.指导语内容

C.测验情境控制    D.评分阶段控制

答案B

解析:指导语需统一说明答题方式(如“请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确保所有考生遵循相同规则。施测前准备是物质与环境准备,情境控制是环境管理。

40.若测验分数解释依据“考生在特定任务中的实际表现”,这属于:

A.常模参照解释    B.标准参照解释

C.效标关联解释    D.内容效度验证

答案C

解析:效标关联解释通过外部效标(如实际任务表现)验证分数意义,而常模参照解释依据群体相对位置,标准参照解释依据预设标准。内容效度是题目与目标的匹配性。


下载详情底部广告位

文章评论

加载中~